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中药科学研究中心网站!

生活聊吧
树立节约意识,杜绝“舌尖上的浪费”
时间:2020-11-17       栏目类别:生活聊吧

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历经千年传承而历久弥新。在新时代的今天树立节约意识,既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,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。早在三国时诸葛就提出“勤以养德,俭以修身”的人生哲理,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餐饮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指示。他指出,餐饮浪费现象,触目惊心、令人痛心!

新时代的今天,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,人们的收入增加了,生活也富裕起来了,但勤俭节约之风却慢慢淡了,老一辈人的节约在90后、00后看来就是舍不得,浪费饭菜等现象也是多处可见。

一、主要存在的浪费现象

首先,就餐厅浪费而言,中华民族是一个“礼”的民族,热情好客,在请客吃饭时,主人家总是想着可以剩余不可让客人觉得慢待,这就总是出现点菜太多的现象,吃不完而出现太多剩余,然后又因爱面子,在亲戚朋友面前更是不好意思打包带走,在这种风气下导致浪费现象愈演愈烈。

其次,就食堂浪费而言,个人在打菜时,不管喜不喜欢吃都想打点,看见自己想吃的就会打很多,然后会因为吃不下、口味不好等原因而倒掉。就我身边的浪费现象而言,在食堂吃饭时,总会发现装残羹剩菜的盆中有完好无损的包子、馒头、鸡蛋等,还有很多不知什么原因被倒掉的米饭和菜。

二、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

首先,思想意识上,现在的年轻人,大多出生于社会环境较好的年代,没有吃过太多的苦,小时候不缺吃穿,在长大记事后,随着家庭条件的进一步改善,更是缺乏节约粮食的意识,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中,随着杂交水稻的出现,粮食每年都是大丰收,绝对不会出现没饭可吃的现象,这种不缺吃的意识就直接影响着实际行动,每次剩菜剩饭都不会觉得可惜或者不好意思,更可怕的是在固定思维中,吃不完才是正常的。这种不缺吃、浪费不可耻的意识可以说是导致浪费现象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。

其次,就大环境而言,社会风气和氛围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。现如今,还是有一些人深根蒂固的认为“面子大于天”,特别是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一辈,不知道粮食的可贵和来之不易。听见老一辈人的劝告,只会应付了事甚至会觉得烦躁。这种社会风气虽不是主流意识,但也助长了浪费行为的产生。

最后,就食材处理而言,很多浪费就是因为食材处理不过关、食材不新鲜、口味不合等原因而导致的。这种现象在餐厅、食堂都是很常见的,也是现实中加剧浪费现象的重要原因。

三、杜绝浪费的措施

培养节约意识,首先得从思想上得到认同。一是加强学习,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。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,认识反作用于社会实践,通过加强勤俭节约方面的学习,深化对勤俭节约的认识,同时也明确浪费粮食的可耻之处,从思想的深度,树立勤俭节约为美、奢侈浪费可耻的意识;二是加强节约粮食的宣传,从社会大环境上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,只有在不断宣传中才能潜移默化的形成节约意识。当社会风气转变为节约为美时,就会有很多人开始思考节约的事,只要人们有思考的前提,就会逐渐产生勤俭节约的意识。

当有节约的意识后还必须在行动上有所体现,从根源上把控浪费行为。一是把控食材新鲜度,食材的新鲜度和处理工艺严重影响口感和口味,从食材的根源上做好把控就会减少很多因处理不当、口感不好而不得不倒掉的浪费现象。二是加强监督管理,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管理,在餐厅、食堂等地粘贴宣传海报,渲染节约氛围;同时严令禁止服务员以各种方式诱惑其大点特点,必要时可以友情提示。三是从自我做起,提醒身边的人以节约为美。人之初,性本善,一股节约之风,会逐渐影响到身边的人,当我们都做这样一个人时,社会风气、节约意识就会快速转化和形成,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。

最后,厉行节约,杜绝浪费不是一句口号,是要求我们必须在行动上有所体现的,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,杜绝“舌尖上的浪费”,从自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带上身边的人一起出发,看光盘行动后的炫耀之光。(文/ 张华林 图/网络 )

版权所有 ©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  本草物质科学研究室  中药科学研究中心  辽ICP备05000861号

地址: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  邮政编码:116023